弓形虫可怕吗?
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,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均易感。猫及猫科动物是该病的终末宿主,而其他所有动物和其他生物则是中间宿主和贮存宿主。弓形虫病是1908年从患脑炎的白鼠体内发现,并定名为内源生线虫。1909年从患病的小鼠脑内分离出该虫,定名为弓形体,并一直沿用此名。
现在,人们已经掌握其生命周期。其生命周期简单概括的说包括两个阶段,有性生殖阶段和无性生殖阶段。该虫在猫及猫类动物的小肠内,行有性生殖,排出卵囊;而在其他生物体内(包括人)则行无性生殖产生出子孢子并侵犯小肠,然后经血液循环播散全身。患病猫类排出的卵囊(内含20余个孢子囊),约经24小时在外界发育成具有感染力的弓形虫,若被中间宿主或终末宿主误食后即可发病。患病动物和带虫动物的肉类也有传染性,肉类内的虫体受热至65至70度数分钟后可杀死。
本病在1950年前国外曾有1500余篇报道,1950至69年有3000余篇报道,70年以来有万余篇报道,发病率呈递增趋势。70年代后,我国一些大城市发现率5%至30%,南方普遍高于北方。感染率与职业有关,兽医、屠宰场工人、皮毛工作者等感染率高。临床型弓形虫病,绝大多数无任何症状和体征,1/3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,其次为发热、皮疹、咽痛。年老体弱者引起脑和内脏实质损害,表现为脑膜炎、脑脊髓炎等脑病和肺炎、心肌炎、心包炎、肝炎、视网膜炎、坏死性肌炎等内脏型弓形虫病,若经久不愈,反复发作,最终导致死亡。
在怀孕期间,人若感染上弓形虫病,病原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,而引起流产、早产、胎儿畸形或先天性弓形虫病,这在优生优育上应给予重视。因此,怀孕期间(特别是前三个月)要少接触猫,甚至不接触猫。
目前,对该病的治疗有较好疗法,病死率不到1%,只要早期诊断,及时治疗基本可痊愈。
由于弓形虫几乎可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各个实质脏器,因此,临床上可出现各种症状,其中以脑部受损害后出现的症状最为严重。临床症状的轻重主要决定于虫体侵犯何部位及宿主有无免疫能力。有先天感染和后天感染(获得性感染)两类。获得性弓形虫病的动物及人多无症状,偶有低热、淋巴结肿大和发生各种器官的局部病变。有先天性感染的胎儿多为死胎而流产,幸存下来的常发生胎内发育迟缓,多有神经症状和脑部病变。
人和动物的弓形虫病主要由下列途径感染:食入未煮熟的含有弓形虫包囊的肉、未熟猪肝或其他动物内脏;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弓形虫包囊的蔬菜;直接接触感染有弓形虫的动物;通过破损的皮肤、粘膜接触猫粪中的卵囊或包囊而感染;通过胎盘由母体传染给胎儿,即为先天性感染(垂直传播);通过输血、器官移植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