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大的狗狗做驱虫?
一般建议在2个月龄注射第一针疫苗,之后每隔10-14天注射第二针疫苗;在注射疫苗之前,建议先服用益生菌调理肠胃,以减少应激反应和预防疫苗不良反应(如呕吐、腹泻)的发生。 首次免疫接种需要接种3针,每针间隔14~28天,以后每年加强免疫1次。
常见疫苗有犬五联苗(CDC)或六联苗(英特威)等,可预防和控制犬瘟热、副流感、传染性肝炎、肠炎四大传染病。也有犬二联苗(英特威),用于预防犬瘟和细小病毒的感染。
另外,根据需要还可以接种疫苗预防其他疾病,如狂犬病疫苗(猫犬共用过)、脑炎疫苗(猫)、钩端螺旋体疫苗(犬)等等。 驱虫是预防寄生虫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。对于体内外寄生虫可以采用内外同驱的药物进行驱虫。对于蛔目、绦目的寄生虫有很好的驱杀作用,对于弓形虫、球虫等也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。
一般建议春季(3~5月)和秋季(9~11月)各进行一次内外驱虫;夏季气候变暖,温度升高,寄生虫的繁殖速度加快,此时可以适当增加驱虫的次数(每个月一次)。 如果外出游玩或者宠物主是养宠新手,最好提前2周进行驱虫,期间应注意减少猫咪接触外界的可能性、防止体外寄生虫的滋生。
一般来说,2月龄以内的 puppies 体内寄生虫感染程度较高,需要每个月做一次体内外寄生虫检查和驱虫,2月龄以后的 puppies需要每三个月做一次体内外寄生虫检查和驱虫。成年的狗狗需要每三个月做一次常规的体内外寄生虫检查和驱虫。母犬在怀孕期间和哺乳期间,也需要做寄生虫检查和驱虫,但是药物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,一般是建议在母犬入院待产前1周内服用一次体内驱虫药,产后第3-14天内服用一次体内驱虫药;如果母犬的皮肤上存在跳蚤或者蜱虫等体外寄生虫,也可以选择相应的体外驱虫药进行处理。
由于寄生虫的种类和感染部位不同,所使用的药物也会不同,因此建议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和用药。寄生虫的检查通常是通过粪便检查来发现的,可以检测到绦虫蛋、蛔虫蛋、鞭虫蛋、钩虫蛋等常见蠕虫类寄生虫。有些寄生虫可能需要进行血液检查、皮毛检查、耳道检查等其他方式来发现,如心丝虫、巴贝斯虫、弓形虫、跳蚤、蜱虫、螨虫、耳螨等。寄生虫的感染不仅会影响宠物的健康和生活质量,也可能会传染给人类,造成公共健康问题,因此寄生虫病的防治需要宠物主人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