奶牛边牧的几率?
之前看过一个视频,应该是美国某个大学做的实验,具体不清楚了。 他们让狗在两个门当中选择,其中一个门上标注“奶酪”,另一个门上面没有字,但背后有秘密。当狗狗选了有字的那个门时,实验人员打开它,中间有块奶酪;但当狗选了没字的那个门的时候,实验人员打开它,里面并没有东西。 这个实验分别做了几次,每次都是同样的结果,狗狗总是能准确地找到有奶酪的那个门。 当时看这个实验的时候觉得特别神奇,也让我对边牧的智商肃然起敬。 但后来了解到“羊群效应”之后,我觉得也许这并没有多么神奇,或许边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聪明。 “羊群效应”指的是:在羊群里,一只羊先走到路的中央,后面的羊看见这只羊,就会跟着走过来。也就是说,前面的羊之所以能够找到奶酪,是因为后面总有羊跟随的缘故。
回到这个问题上来,如果公边牧能遗传自己的智商(假设真可以的话),且母奶牛的乳汁中含有能让幼边牧大脑发育的营养物质,那是不是意味着,边牧的智力发展跟雌性边牧的生殖系统有关?而且,在哺育后代的过程中,雄性边牧不仅无法帮助母边牧哺育幼崽,反而可能因为打架等原因造成不育或者少精。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……所以,还是边牧天生聪颖的吧(#゚Д°)
牛犊的性别在该牛受精的瞬间就已经决定,只是人们还无法控制而已,因为公牛的精子里含有X精子和Y精子,分别决定母牛受精后的牛犊性别是雌性或雄性,它们两者相遇,融合到一起,就形成一个受精卵——囊胚。
就目前人们对X精子和Y精子的认识:Y精子活跃,体内热量高,对酸性环境适应,而X精子厚重,对碱性环境适应。
奶牛边牧的几率有多大呢?通常情况,是35%-45%的牛犊是雄性,也就是说,人们要想实现80%的边牧,还需要人们进一步认识和实践。
人们要想提高奶牛边牧的几率,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。
对种公牛和母牛提前进行管理:一是提前15天对种公牛饲喂青绿饲料,提高种公牛血液的pH,提高Y精子的活力;二是提前3天限制种公牛的运动,促进Y精子的积累;三是提高种公牛采精时的温度,可在采精室生炉火,也可在采精桶内注入温水;四是适当增加每次输精的精液量;五是对母牛在人工授精前少喂青绿饲料或饲喂干草(最好是半干青草)并少饮水,以保持母牛血液和生殖道的碱性环境。
人们要想提高奶牛边胎的几率,也有相应管理措施:一是对种公牛的管理与上相反,提前15天限制种公牛的青绿饲料,饲喂精料以降低种公牛血液的pH,同时提高运动量,增加X精子的活力;二是提前3天增加种公牛的运动量,降低采精室或采精桶内水温;三是对母牛在人工授精前多喂青绿饲料和饮水,保持母牛血液和生殖道的酸性环境;四是减少每次输精的精液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