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特打不过什么?
比特,是计算机运算的一种单位。 那么它只能和计算机构成关系,其他都是扯淡。 所以这个问题就转化为:计算机能做什么?不能做什么? 首先计算机能做的就是计算,它是做不了别的。 但什么是“能做”呢? 能做就是把一件事情重复地去做、去计算。
只要拥有足够的资源和算力(这里资源指能够用来计算的单元,例如CPU的核数;算力则指每个CPU内核所能使用的频率和缓存大小),没有做不到的事情。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了,比特虽然很小,但只要有足够多的比特(换算成现实中可读的容量单位,比如TB或者GB等等),就可以储存下所有的信息。
而只要有足够快的传输速度,让各个比特都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状态(在计算机中就是刷新),那就能够让一个系统持续运行并且保持效率最高。 于是我们就可以提出问题: 计算机能做的事其实只有一件,那就是不断计算,用算力的增长换取计算量的提升,然后再把结果通过一定的存储器结构保存下来。
那如果不用计算机,我们能不能做成一件事?比如说计算圆周率,用计算机来做这件事,我们需要先把它输入到计算机里,然后计算机开始不停的计算,最后得出答案。而我们手动来计算的话,也是可以的,只不过要花上很长时间,或许需要好几辈子。
但如果计算机的算力够强,我们就不必亲自计算,而是让计算机自己来完成计算过程即可。这样我们就利用了计算机的算力,完成了原本由人完成的工作,这就是人工智能,这也是比特能做的——借助比特的强大计算能力,让我们有机会调用比特的算力来解决问题,最终实现了“计算”这件事情。
比特可以做很多事,但前提是它能够解决某个问题,且这个问题最终可以被转换为一连串的计算。如果可以做到这一点,那么这个问题就解决了。否则,比特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