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活物斗比特犬能激发性格吗?

盖灵蓓盖灵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“用活物斗贝特犬能激发性格”的说法是源于美国心理学家马丁·塞利格曼196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《愉快的生活与成功》中提出的观点,认为动物可以带来快乐和满足,进而对人类形成良好的影响。 不过,他的理论被证明存在一定缺陷。2003年,来自俄勒冈州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《实验心理学杂志》上发表了一篇论文,对“积极心理学”提出了质疑。

该研究比较了大学生在观看愉快(如喜剧电影)和不愉快(如恐怖电影)时的脑电波变化,结果表明,在看不同类型的影片时,被试的脑电波并没有显著差异,说明愉快和不愉快的体验是没有明显区别的。 也有其他的研究发现,快乐和悲伤这样的情感状态其实是有差别的,无法相互替代。 总之,关于“积极心理学”的争论到现在还没有停止,而其中最受争议的问题就是“幸福感的来源是不是只有快乐这种情绪”。

如果将研究的视角放到宠物身上,同样会产生这样的问题。 如果说养宠能给主人带来愉悦感,这是不争的事实;如果说这能让性格变得更外向,似乎也有些道理。但是要说它能让人变得“幸福”(至少在心理学上,幸福这个词被定义为一种长久的乐观心态),恐怕就言之无据了。 因为,如果仅仅因为开心就可以让性格变得更好,那社会上的抑郁群体岂不是缺少了应有的关怀? 事实上,很多宠物在早期都被认为是缓解抑郁症的药物。比如,国外有很多患者因为抑郁症而不愿意就医,他们的家属就会买来小狗或者猫咪陪伴着他们;而有的病人虽然接受了治疗,医生也会建议他们在康复期养一只宠物。

然而,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,养宠物并不能有效防治抑郁症,甚至有研究者提出了相反的证据。 来自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Katherine O'Driscoll及其同事开展了一项研究,考察了收养小动物对于人有何影响。

她们发现,在研究期间(6个月以内),有动物的人出现严重抑郁的可能性是没有动物的同年龄段的人的4倍。 有动物的人在研究开始前6个月内,发生任何严重抑郁的可能性也高于没有动物的人。

当然,这个研究结果也不能完全否认“宠物效应”的存在,毕竟也有研究表明,宠物能够降低人类患抑郁症的风险。或许,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都可以从人群中找到证据,只不过,当研究者仔细审查这些人群的具体情况之后,就会发现,原来前面所谓的“相反的证据”其实是建立在特殊基础之上的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